常规的rohs指令要求
简介
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Directive)指令是欧盟针对电子电气设备(EEE)领域进行立法管理的一项环保法规,其原名为“有害物质限制指令”。该指令禁止或限制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的环境有害物质,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及环境。文章将详细介绍ROHS指令的制定背景、指令内容、适用范围、执行标准等相关内容。
制定背景
电子电气产品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的问题。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化学物质有很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害的物质,如镉、铅、汞等,这些物质可能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欧盟于2002年7月提出ROHS指令,规定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
指令内容
ROHS指令规定电子电气设备中应限制使用以下6种有害物质:
1. 镉:用于镉镀层、焊接材料等
2. 铅:用于电容器、稳压器、继电器等
3. 汞:用于荧光灯、电池、温控开关等
4. 六价铬:用于商品化学加工与生产中的染色、腐蚀等
5. 多溴联苯:阻燃剂
6. 多溴二苯醚:阻燃剂
适用范围
ROHS指令适用于欧盟国家在市场销售的电子电气产品,包括消费电子、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仪器仪表、照明设备等。ROHS指令不仅适用于欧盟国家生产的电子电气产品,也适用于进口的产品,所有在欧盟销售的电子电气产品都必须符合ROHS指令的要求。同时,ROHS指令对需要享受CE认证的产品也有要求。
执行标准
ROHS指令执行标准在欧洲联盟成员国和欧洲经济区的国家是O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发布的一系列法案,其中主要的为2011/65/EU RoHS指令修订版。该修订版要求电子电气设备的厂商应特别关注其产品中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含量,如有超标情况应立即整改,确保产品符合ROHS指令要求。
ROHS指令明确了电子电气设备中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不仅可以保护人类健康及环境,也可提高电子电气设备的环保意识。根据ROHS指令,厂家应该在产品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和运输销售等环节中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使用和减少电子电气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在为消费者提供更绿色环保的电子产品的同时也更有助于企业长久的发展。
